搜索中心:
首页 新闻中心 |  五位一体建设 |  党的建设 |  重点工作 |  地委文件 |  干部人事 |  民族团结 |  援藏专栏 |  人民团体工作| 视频中心| 各县动态 |  区内动态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--党的建设--组织建设
阿里地区充分发挥第一书记“五员”作用 夯实村(居)改革发展稳定基础
来源:《阿里网》编辑部  更新时间:2015-02-15  作者:阿里地委  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本页】

  

  在村(居)工作中,阿里地区村(居)第一书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,紧紧围绕区党委和地委的相关要求,认真当好“五员”,努力夯实村(居)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基础。

  当好“调研员”,掌握村情民意。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,积极走村入户与农牧民党员、群众零距离接触,倾听广大基层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,准确掌握村(居)经济、人口、党员发展、基本建设项目、农牧民生活、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开展等情况,重点围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、转变思想观念、加强农牧业和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、营造良好社会治安和稳定环境、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、促进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,充分收集第一手资料,深入开展调查研究,为帮助村(居)不断解放思想,推进发展、维护稳定奠定坚实思想基础。自2013年8月以来,村(居)第一书记共走访党员群众6875户46352人次,征求意见建议3748条,梳理归纳为1938条,形成对策建议1453条。  

  当好“宣传员”,营造舆论氛围。紧密联系实际,采取召开会议、发放宣传资料和到田间地头、牧区草场实地宣传等形式,充分利用基层党支部这个主阵地和报纸、广播、电视等媒体,深入宣传中央、区党委的惠民政策和法律法规,引导农牧民党员和群众始终与党中央、区党委保持高度一致,感党恩、听党话、跟党走,谋思路、谋发展、谋进步,学政策、学科技、学法律,为加快推进新农牧区建设、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。

  当好“会计员”,规范财务管理。针对村(居)“两委”班子文化水平较低、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,第一书记协同驻村工作队、大学生村官等,严格按照《审计法》、《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》等国家有关财经法律、法规的规定,对各村的各项收支、财产物资、集体财产管理使用情况等进行清理梳理,规范物资管理。2013年8月以来,共查阅账目6142册,走访群众14165人次,形成专项报告168份、财务详单437份,逐项逐笔公布明细账目,接受群众监督,消除了坐收坐支、以权谋私等现象,确保在村级财务管理上群众明白、干部清白。

  当好“调解员”,破解各类矛盾。积极走访各级人大代表、离任村(居)干部、农牧区优秀党员、致富带头人,认真听取村(居)民代表意见,及时发现各种苗头性问题,与驻村工作队、大学生村官一起了解事情起源、具体原因,想方设法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,做到苗头早发现、问题早解决,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县,确保了全地区社会局势的和谐稳定。截止目前,共参与调解群众纠纷1735起,解决信访问题183件。   

  当好“考察员”,建强干部队伍。为给农牧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留下“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”,第一书记们经常走村入户,了解各家情况,特别是注重了解那些政治立场坚定、有一定文化水平、思想比较解放、群众威望较高、有服务群众意愿的党员群众,采取有效办法加以引导培训。2014年村(居)“两委”换届时,各村(居)第一书记严格按照选人用人标准,积极向县、乡换届办推荐合适人选,为县、乡拟定初步人选奠定了良好基础。选举开始后,时刻关注和掌握工作动态,对选举工作方案进行严格把关,并现场督导选举工作,确保村居“两委”换届工作的合法、合规,各项工作落实到位。

  

  

  责任编辑:贡觉群培

版权所有: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
主办单位:中共阿里地委宣传部
备案号: 藏ICP备11000106号